close

“習得性無助”的來源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隨後的很多實驗也證明瞭這種習得性無助在人身上也會發生。

“習得性無助”的定義以及表現

  1、定義:習得性無助指有機體經歷了某種學習後,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消極的特殊的心理狀態。

  2、表現:習得性無助學生形成了自我無能的策略,最終導致他們努力避免失敗。他們力求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拖延作業,或只完成不費力氣的任務。他們沮喪,並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的報告描述這類學生是“懶散、怠慢、有時是破壞性的。他們不完成作業。他們面臨困難的作業很快就放棄。他們在要求大聲閱讀、測驗時變得焦慮。”

習得性無助實驗

  1953年,哈佛大學的所羅門,坎明和維恩把40 只狗置於名為“穿梭箱“的東西里;隔體將箱子分開兩部分,一開始,隔體只有狗背高。從格柵箱底上對狗腳發出千百次電擊。狗如果學習到跳過阻隔體到另一邊,就可以逃脫電擊。然後,進行“挫折”狗的跳脫實驗,實驗人員在狗跳入另一邊時,也在格柵通電,並且狗須跳100次才終止電擊。他們說:“當狗從一邊跳入另一邊之際,發出預料可免電擊的松釋聲,但當它到另一邊的格柵而重遭電擊時,則發出慘叫。”接下來,用透明塑膠玻璃阻隔在兩邊之間。狗觸電後向另一邊跳躍,頭撞玻璃。狗開始“大便、小便、慘叫、發抖、畏縮、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後這些無法逃避電擊的狗,不再反抗。實驗人員說他們為此“感動”。結論道,兩邊之間加以透明玻璃並加電擊,“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脫意圖。

  這一項研究顯示,反覆對動物施以無可逃避的強烈電擊會造成無助和絕望情緒。

  60年代對這種“習得的無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強。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曼他把籠中的狗從鋼製格柵地板通以強烈而持久的電,以致狗不再企圖逃避,“學會了”處於無助狀態。賽利曼和史蒂芬·麥爾與詹姆士·吉爾在一篇論文中寫道:“當一個正常、未曾受過任何訓練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訓練時,以下的行為是常態:初遭電擊,狗就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直到爬過障礙時間較快,如此反覆,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電擊。再一步,賽利曼把狗綁住,使它們在遭到電擊時無法逃脫。當這些狗重又放回電擊時可以逃脫的穿梭箱時,賽利曼發現:這樣的狗在穿梭箱最初被電擊時的反應,和未曾受過任何訓練的狗一樣。但它卻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動地一直等到電擊結束,狗沒有越過障礙逃避電擊。

  80年代,心理學家仍在繼續做這種“習得的無助感”的實驗。費城天普大學,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實驗人員訓練老鼠去認識警示燈,讓它們知道5秒鐘之內將有電擊。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燈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區避免電擊。在老鼠學會了這一步以後,實驗人員又把安全區擋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電擊而無法逃避。可以想見,後來即使可以逃避了,老鼠們還是無法重新很快習得逃避。

  柏希又讓372只老鼠遭受難以忍受的雷擊,以測驗巴夫洛制約和習得的無助感之間的關係。他們報告說,“實驗結果並不很能確定習得無助”而“一些基本的問題仍然存在。”

  田納西大學的布朗、史斯和彼得斯花了很多功夫為金魚製造了一種特殊的穿梭箱,或許是為了看看賽利曼的理論在水中的合用性。實驗者將45條魚做了65次電擊試驗。結論道,“所得資料不能對賽利曼習得性無助感學說提供支持。”

  這些實驗人讓許多動物遭受強烈的痛苦,先是為了證明某理論,再反證之,最後則支持修訂過的。跟賽利曼與吉爾合寫犬類習得無助感之報告的史蒂芬·麥爾,曾因使習得性無助感模式流行甚久而名利雙收,但在後來對這一類型的動物沮喪模式之有效性他卻有如下的說法:

  關於沮喪,其特點、其神經生物學、其發生、其阻止與治療,竟見都不夠相同,因之不能使其比較具有意義……因此,不能在通論的意義上說習得性無助感是一種沮喪模式。

  這種結論不免令人失望;麥爾力圖輓救,又說,習得性無助感雖然不足以成為一種沮喪模式,卻可以成為一種“壓力與競爭”模式;雖然如此,他卻已有效地承認30年來的動物實驗是浪費時間與納稅人的錢,這還不提對動物所造成的大量尖銳痛

 

文章來源:http://wiki.mbalib.com/zh-tw/%E9%A9%AC%E4%B8%81%C2%B7%E5%A1%9E%E5%88%A9%E6%A0%BC%E6%9B%B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証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