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

李日新

南華大學社會所

 

轉向你的內在、觀察你的內心深處,

乃是學習了解你自己的第一步

                                         Sigmund Freud

   沒有任何人能像Freud一樣,對當代的人格理論具有如此大的影響。他的精神分析學系統,是第一個正式的人格理論,而且至今日仍是最為廣為人知的一個理論。Freud的研究,不只影響了心理學與心理疾病領域裡對人格的看法,他同時也使我們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觀點產生了莫大的變化。

   Freud認為性是我們的基本動機,性慾願望來自於身體上的性感區:嘴巴、肛門、以及性器官。他的看法是人類主要為一尋求愉悅的生物。他的人格理論大部分,都圍繞著增進或壓抑我們的性渴望之必要性來討論。

 

一、            Freud的人格理論與精神分析

分析Freud的人格理論架構,從行動(包括思想、感情)方面來考慮,可分為意識、前意識以及潛意識三者:

意識:包括了任何時刻我們知覺到的所有感覺跟經驗。

前意識:儲存我們在某些時刻不會被知覺到,但是可以輕易的招換到意識中的記憶。

潛意識:是本能、願望與驅動我們行動的慾望所在之地,包含了全部行為背後主要的驅力,是精神分析理論的焦點所在。

Freud將三者比喻為一座冰山,意識只是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潛意識才是冰山的主體。

 

本我、自我及超我

本我(id):對應於稍早潛意識的概念,本我是本能和慾力的儲蓄池,他與滿足身體直接需求有關,努力於立刻得到滿足,而不能接受延宕或為任何理由。它驅使我們當我們想要甚麼東西就要立刻去要取,不管他人的需要。它依照Freud所說的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 )來運作。

自我(ego):自我擁有對現實的知覺,他有能力已以種實際的態度去接收和處理外在環境,並且依照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運作。

自我並非防止本我得到滿足,而是依照現實環境考量去延緩、延宕或是改變本我的方向以符合現實的要求。Freud將本我與自我的關係比喻為馬上的騎士;馬的原始粗暴力量必須由騎士來引導、制止和約束。

超我(superego):人格中道德的一面,通常在5到6歲時習得,是父母與社會的價值和標準之內化。超我的功能不在於延宕本我的尋求享樂需求,而是去抑制他,以追求道德完美。

自我承受來自本我、現實以及超我等三方壓力,當自我過分的使用而非常嚴重的損傷時,焦慮便會發展出來。

對抗焦慮的防衛機制

Freud將焦慮描述成一種害怕的感覺,以及沒有明顯原因的恐慌。他將焦慮視為神經質行為和精神病行為發展的基礎。焦慮是一種信號,代表著有危險接近,有一個對自我的威脅,必須要去對抗或是避開。自我必須降低在本我的要求與社會或超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根據Freud的理論,這種衝突是一定會出現的,因為本能總是希望得到滿足,而社會的禁忌則是企圖去限制這類滿足。就如同所有的行為都被本能所驅動一般,所有的行為也都是防衛性的、為了對抗焦慮而作的防衛。這個在人格內部的爭戰的強度也許會有變動,但是它卻永遠不會消失。

 

防衛機制:自我用來防衛他本身的策略,以對抗日常生活中的衝突所引發的焦慮,防衛機制雖然在特點上各有差異,但是卻有兩個共同特徵包括對現實的否認以及扭曲以及它們是在潛意識下運作的。

  1. 壓抑(repression):無意識地將困擾的想法從意識層面中移去,壓抑的概念是Freud大部分人格理論的基礎,而且是包括在所有的神經質行為中。
  2. 否定(denial):否認一個外在威脅或是創傷事件的存在 ,例如飽受喪子之痛的父母親,可能藉著保持孩子的房間原樣,而持續地去否定失去孩子的事實。
  3.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表現出與困擾衝動相反的衝動,例如慾望可以扮成美德,怨恨可以變成愛。
  4. 投射(projection):把困擾衝動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父母遇到小孩考出好成績會說「都是我教的好」,遇到孩子做錯事則會反批對方「都是你教的差!」,藉以卸責。
  5. 退化(regression):返回到一個比較早期,令人愉快的階段,譬如孩子氣或是依賴的行為。
  6.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重新解釋行為使他看起來比較合理和易於接受,譬如被解雇的員工會認為這份工作不如理想,被解職也罷。
  7. 替代(displacement):把衝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而非那個原來可以滿足他的對象身上,例如怨恨上司的下屬,想表達自己的恨意但又怕受到懲罰,可能會移至攻擊性到其他事物上,像是電玩或是出氣娃娃上。
  8. 昇華(sublimation):改造會帶來麻煩的本我衝動,譬如性慾能量可以被轉向或是昇華成藝術性質的創造行為。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研究法:個案研究

     遭受批評

     研究建立在少數、不具代表性的樣本上

     客觀性受質疑

     自由聯想法:

   一種讓病人說出出任何想到的事情的技巧

     夢的解析:一種解釋夢境以發掘潛意識衝突的技巧,主要在拆除中間的偽裝、潤飾,要看到隱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參見: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娶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其成就對哲學、心理學、美學甚至社會學、文學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但他的理論自誕之生到如今,卻一直飽受爭議。
弗洛依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基本部分,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弗洛依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慾佔主導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超我),受到壓抑得不到紓解的衝動而透過夢、失語等形式來尋求滿足。弗洛依德相信一個人如果以前曾經有一些創傷性的事件而引致心理有問題,只要他能夠知覺地再將那事重演一次,並將本我、自我和超自我作回平衡的處理,那麼問題就會解決。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弗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會使用心理防衛機制。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慾(Eros)——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衝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衝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弗氏之女安娜·弗洛伊德,在防禦機制此一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昇華(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重要著作《歇斯底里症研究》,與約瑟夫·布魯爾(Josef Breuer)合著。(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uber Hysterie,1895)
《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1)
《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
《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
《論自戀》(On Narcissism / Zur Einfuhrung der Narzismus,1914)
《超越快樂原則》(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
《自我與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1927)
《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1939)
《精神分析概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 Abris der Psychoanalyse,1940)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証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